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

5月17日下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王红教授做客锦江大讲堂,围绕“瞬间”与“永恒”两个关键词,谈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讲座伊始,王教授以《汉书•外戚传》中关于汉武帝时期李夫人的描写引入,并与杜甫《哀江头》的诗歌内容做对比,通过“一见”“一笑”两个故事,讲述了两种控制路径的启示:叙事文学的“控制”体现在对一个“过程”的叙事技巧;诗的“控制”往往是呈现一个(或数个)极具凝聚力、冲击力的“瞬间”。

“瞬间”何以“永恒”?诗之“瞬间”意义何在?王教授结合李商隐的《无题二首》和黄仲则的《绮怀诗六首》,为大家深入解析诗的意义:虽人生遭际各不相同,但生命悲欣大多相通。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渺小卑微,个人的爱与恨、悲与愁转瞬灰飞烟灭,留不下一丝痕迹。而诗却将那些支离破碎的情感记忆打磨成珠玉,使其成为永恒的存在——“诗让瞬间定格成永恒,使世间的不圆满成为艺术的圆满。”



王教授还和大家分享了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虽雪泥鸿爪却千古不磨”的有趣悖论。她说,人类在这个星球上活动的痕迹从远古存留到今天,诗是其中一种非常特殊的痕迹。物质层面的痕迹,短暂、缥缈,而精神层面的痕迹,深情、永久。

王教授还为大家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香菱读王维诗的片段,与大家深入探讨诗歌具有的“救赎、升华、代入、共情”四种直观、现实意义。她说,优秀的古典诗歌,展现的往往只是一个个的片段与瞬间,然而它们却被艺术浑然凝结的力量定格成“永恒”。

讲座中,王教授还列举了杜甫《羌村三首》《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等多首中国古典诗词,向师生展示“小诗词中有大境界,上可包罗万象,会通万物,塑造灵魂;中可涵养性情,滋养心灵;下亦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艺术能力。”诗歌中呈现的这种境界不是外界强加的,也不能全由教化得来,往往是主动接受、主动感悟所得。


讲座尾声,王教授提到,在中国古代,诗有厚人伦、淳风俗、成教化之功用;至性真情,雅人深致,方可言诗。中国古典诗歌在当代仍能多方面地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丰富生命底色,成就高贵、高雅的人性。诗歌的魅力在于,感动我们、滋润我们、成就我们的,往往是那些艺术化了的永恒瞬间。

整场讲座精彩纷呈,王红教授以丰富多彩的诗歌例子和深入人心的讲解向大家分享了中国古典诗歌“瞬间”与“永恒”的艺术魅力。


专家简介:

王红,女,中共党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四川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曾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四川大学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主讲的课程《中国诗歌艺术》是四川大学第一门国家级精品课。


新闻中心记者 杨琴

摄影 肖俊 罗家灿


版权所有©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