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艺术论丛》杂志主编朱恒夫教授在锦江大礼堂为艺术学院师生带来“艺术创新思维与艺术发展趋势”专题讲座。
朱恒夫教授以创新的作用引入,指出创新是人类进步的车轮,只有创新才能最大程度体现个人价值。他以《窦娥冤》《西厢记》、四大名著、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及赵佶的花鸟、王羲之的书法等为例,从主题、题材、表现手法三个角度阐释创新之于艺术的意义。他说,一部艺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艺术大师实际上是艺术创新大师,而经典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的艺术个性。
朱恒夫教授还分享了日本创意短片《连接5G以后的世界》,以ChatGPT创作、虚拟歌姬等数字科技艺术为切口,深入分析智能时代艺术发展趋势。他提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带动新型艺术形态和新型媒介形态的出现,未来艺术作品将以难以想象的方式进行创作。为此,高校、科研机构、文艺单位及政府部门要协同合作,提升跨学科联合培养实效,实现产学研用机制的持续创新,努力培养文理兼备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谈到艺术创新的条件,朱恒夫教授指出扎实的基本功、求异求新的思维、美的感悟力是艺术创新的基本条件。他强调尽管当今我们追求艺术创新,但在学艺初期,学艺者仍要“循规蹈矩”,规范学习,“工而入逸”才是正道。
互动环节,朱恒夫教授耐心解答了师生提出的“如何应对数字智能对传统艺术创作的冲击”等问题。师生纷纷表示:“干货满满,收获颇丰!”。
新闻中心记者 吴美薇
摄影 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