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周年校庆 师生共享学术盛宴(一)
2019/10/16
新闻来源:锦江学院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2019年校庆期间,学校高度重视、精心谋划,邀请了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于洪君博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朱煦、著名学者陈汗青教授、国家教委中国首届有突出贡献的硕博学位获得者龙伟教授、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东等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来校开展系列专题讲座。
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带给锦江师生思维的碰撞和学术的滋养,在校内掀起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学术浪潮,为校庆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气息,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于洪君博士谈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外交历程
10月8日下午,法学博士、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于洪君做客锦江大讲堂,带来题为“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精彩报告,与锦江师生一起梳理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外交的伟大历史进程。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于洪君博士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向大家阐释了中国在新形势下“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这一主题。他认为,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成为一支建设性、引领世界和平发展的积极力量,对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进步的事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宗旨和目的。
于洪君博士为同学讲述当今中国地位 新闻中心记者 高琳 摄
于洪君博士谈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外交历程 袁咏淼 摄
于洪君博士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与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统一,不可割裂。他通过对比历史舞台上某些试图用刺刀开拓世界进程、用履带碾压其他国家的非正义力量向大家说明了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方式和特点是和平且正义的。
随后,他从历史背景和实践特点出发,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阐释了从新中国成立最初“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到习近平中国特色“合作共赢”外交理念的变化。他还以邓小平等政治家们的外交故事告诫同学们,外交不易,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强大,继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最后,于洪君博士总结道,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的灵魂,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天下为公是中国外交的胸怀,公平正义是中国外交的坚守,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的追求,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宗旨。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积极与于洪君博士互动,他就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耐心解答。他说,中华民族走向历史舞台的脚步是势不可挡的。我们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要做好对外传播工作,展示中国人民开明、开放的良好形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朱煦分享“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新时代心得
10月8日下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贵州卫视《论道》节目策划主编朱煦做客锦江大讲堂,为锦江师生带来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青年人的新时代心得分享》的精彩讲座。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朱煦分享“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新时代心得 新闻中心记者 曹潇 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朱煦做客锦江大讲堂 新闻中心记者 曹鹏 摄
朱煦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选择更多朴素的视角来回望70年中国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广大青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分别从“新青年获得全球摄影奖、人均寿命指标、受教育程度、交通发展、远途旅游、播种的扩容、社会保障的覆盖与增量、产能过剩、国际贸易、军事装备”十个朴素的视角,对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今,中国在经济、文化、交通、健康、贸易、军事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随后,朱煦立足国际形势,结合中美贸易战对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产生的影响,分别围绕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盈利率、技术引进等方面阐明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谈到青年精英的政治使命,朱煦列举了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江泽民时期、胡锦涛时期、习近平时期对青年人提出的时代使命。他说:“政治使命是一个很实的概念,不是意识而是行动上的,具体表现为你与一个政治组织建立起紧密关系后,你作为组织成员去完成责任范围内的任务。”他进一步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信念坚定,实践卓绝,深得人民群众爱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政治使命内化在每一位党员的心底,迸发出永不枯竭的力量,而在伟大复兴光荣梦想的实现征途中,青年精英的政治使命仍旧是最根本的动力源泉。他认为,青年政治精英的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专注执着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持续耐久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逻辑严谨能力,协调执行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
朱煦表示,作为青年精英,严肃地对待政治使命,并作为一种基本素养,学习、积累、沉淀、实践,才可能成为这个时代杰出人才。“民族自信源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植根日常行为,一个有别于他人的自己,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自己。” 朱煦希望锦江学子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做一个有别与他人的自己,在完成政治使命的过程中,找到个体价值的支点。
人文社会科学家沈际洪教授谈生命与健康
10月12日上午,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生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心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沈际洪教授做客锦江大讲堂,带来了一场题为《师生健康·健康中国——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专题讲座。
人文社会科学家沈际洪教授做客锦江大讲堂 新闻中心记者 白雪洁 摄
“人生有一个时期和一种状态,只有失去之后才会倍感珍惜。这就是青春和健康。”沈际洪教授特别强调青春与健康并行的重要性。他通过列举大量数据和名人警句向大家说明生命和健康的含义。他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提出了八个“学会”的期许,其中一条便是:“学会健康”。随后,他为大家展示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三个维度的健康概念,21条健康评估标准以及美国和德国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的“正负十五年”观,即“人到中年,数字年龄和身心年龄有正负十五年的差异”。沈际洪教授十分赞同比尔盖茨“生命及健康产业将上升为世界上的第一产业”的看法。他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家更应及时更新对生命健康的认知。
通过大量数据展示,沈际洪教授指出,我国目前存在着亚健康问题普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国民身体素质堪忧等一系列生命与健康问题。他认为,问题的产生与教育出现偏颇、医疗部门工作重心颠倒、竞技运动与体育关系混淆、生命与健康倡导者不力以及环保部门工作的失职等因素有关。他进一步说,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民生命与健康,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活动等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应对生命与健康问题。
讲座中,沈际洪教授还向在场师生介绍了“遗传”、“生活方式”、“环境”、“营养”、“运动”、“心理”这六大促进健康的支柱要素。在他看来,生命的高度由健康承载,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家庭、单位成员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讲座最后,沈际洪教授用一首《数十健康歌》与在场师生共勉,他82岁没有喝过一口酒,没抽过一支烟的自律和健康理念让在场师生佩服。沈际洪教授丰富生动的论证,风趣幽默的表达让本场讲座干货满满,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四川大学硕士生导师敖凡教授和英语专业学生谈读书
10月9日下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硕士、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敖凡教授在锦江学术会堂与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分享他对读书的看法。
敖凡教授从英语专业本科现状讲起,他首先指出本科阶段“英语专业的尴尬”——人数多、竞争大、失业率高。在其他专业与人工智能翻译的双重竞争下,英语专业的同学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四川大学硕士生导师敖凡教授和英语专业学生谈读书
在敖凡教授看来,大量阅读是打好扎实英语基本功、提升专业知识能力的坚实基础。他通过亲身经历和众多英语学者的看法来阐述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他说,对语言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感官系统反应,而是所见所听的知识和已储备的知识发生作用。所以,足够的阅历与足够的知识积累,才是增加词汇、学懂各种表达法的唯一可靠途径。
敖凡教授认为,当人的大脑从外部接收信息时,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来源于平时生活经历的日积月累。他列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晚餐免费送稀饭”,究竟是晚餐免费还送稀饭,还是稀饭免费呢?他进一步说,就像是外语专业的学习,你的基本功不够,那你面对一种语言时,就无法完全理解它,只有见得多了你才能处理好。相较碎片化,容易导致阅读质量低下的音频、视频,敖凡教授更推荐传统纸质阅读。“外语的学习,纯粹是习惯的养成。”
谈到英语专业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以及能力要求,敖凡教授表示,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基本学科素养,应掌握外国文化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在体现专业特色的同时,也要具备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他着重强调了跨文化能力,他希望大家掌握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熟悉语言对象国的历史与现状,能够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帮助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讲座最后,敖凡教授对如何挑选读物和培养阅读习惯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读物难度要“跳一跳,摸得着”,即难度要具有挑战性,但自我能够驾驭;二是既要照顾兴趣,也要培养兴趣;三是不会的单词、精彩的语句要通过无意识的学习结合适当的注意得以解决。
新闻中心记者 郑良玟 付婷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东谈中国白酒的传承与创新
10月8日下午,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酿酒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东在7301教室,与我校白酒学院师生探讨中国白酒的传承与创新。
“从自然界中的含糖类物质通过微生物自然发酵形成的原始酒中受到启发,人类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人工酿酒。”赵东说,我国最早的酿酒技术可追溯到夏朝,而酿酒真正始于唐朝,发展于宋、元时期的蒸馏酒则标志着我国酿酒技术的一大飞跃。发展到今天,白酒可按发酵形态、糖化发酵剂、酒度、香型等分为多种类型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东谈中国白酒的传承与创新 新闻中心记者 曹鹏 摄
赵东从五粮液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历程、工艺精神等方面为锦江师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五粮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五粮液发源于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宜宾,这里雨热同季,气候温和,适宜酿酒微生物生长;雨量充沛,湿度大,利于酒的发酵;多弱酸性黄泥土,粘性强,利于筑窖、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保存。
赵东说,始于1952年8家古传酿酒坊联合组成的五粮液集团,随着改革开放经历了多次发展。如今,五粮液集团有职工近5万人,具备白酒20万吨的年产能力和40万吨原酒的储存能力,并形成了以酒业为核心,多产业布局共同发展的局面。
赵东表示,五粮液具有“一极三优六首创六精酿”的工艺特征。“一极”指工艺条件极端,要求工人看糟配料技能高超,经验丰富。“三优”即环境优势、老窖优势、匠人匠心优势。“六首创”即五粮配方首创、包包大曲首创、双轮底发酵首创、跑窖循环首创、沸点量水首创、勾兑双绝首创。“六精酿”则是分层如窖、分层起糟、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质并坛和分级储存。
五粮液的科技创新体系致力于构建酒类科研平台,在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努力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赵东说,在未来,五粮液将朝着多系列传统白酒产品创新以及新型果酒、露酒产品创新的方向继续努力。
讲座最后,赵东希望锦江学子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参与企业实践,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育碧成都
资深技术美术周邦宁谈游戏行业的头号玩家之路
10月9日上午,全球知名游戏公司UBISOFT资深技术美术、育碧成都HR周邦宁在锦江学术会堂,结合自身经历,从游戏行业概览、游戏行业的职业生涯等方面,向相关专业师生介绍了一个真实的游戏行业。
资深技术美术周邦宁谈游戏行业的头号玩家之路 新闻中心记者 吴雨浓 摄
“你心中的游戏行业是怎样的?”讲座伊始,周邦宁抛出问题。“充满朝气”、“创新”、“压力大……”同学们纷纷用一些关键词来描述自己心中的游戏行业。随后,周邦宁通过“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中国游戏用户规模”、“成都游戏行业收入”等多组数据全面展现了当今游戏行业的概况。他说,从成都到中国再到世界,“高增长”、“高盈利”、“年轻化”、“高潜力”是游戏行业的整体趋势。
“在游戏行业里的工作究竟什么样?”周邦宁介绍,一个完整的游戏制作流程大致为策划、美术制作、程序实现和测试四个步骤,四个部分构成一个循环,每个游戏只有通过这个循环反复的打磨才能与用户见面。他进一步说,策划是游戏世界的建立者;美术制作是游戏世界的呈现者;程序是游戏世界的实现者;而测试不仅是游戏质量的守护者,也是大家进入游戏行业不错的切入口。
“很多人是因为热爱游戏,进入了这个行业,但是在热爱的同时我们还要求过硬的专业能力。”周邦宁详细讲解了各个职位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他还强调了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游戏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如何能够让不同行业的人都能听懂你说的话,这在游戏团队中至关重要。他表示,只有具备了专业知识、良好应变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游戏行业的“头号玩家”。
讲座中,周邦宁还将育碧成都新研发的一款游戏带到现场,不少同学上台试玩,现场氛围热烈。
新闻中心记者郑雨 苏月 谢琦琪 付之飘 欧静 莫书玉 郑良玟 付婷